发布时间:2022-09-08 浏览次数:6次
冷库的制冷系统
冷藏车聚氨酯保温板车厢体制作,大力发展冷藏运输,满足人民对易腐食品消费量不断增长的需要,一直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一个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冷藏运输业及冷藏车、保温车制造业进入了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冷藏车保温车的保有量从1981年的4 000辆逐步增长到2003的3万1 000辆,生产企业也由1985年的10余家发展到2002的100余家。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冷藏车产销分别为1 893、1 847辆,保温车产销分别为2 430、2 339辆。2004年,其产销量比上年仍有增长。
可以说,一直以来我国冷藏车保温车的市场并不算大,但为什么目前会有如此多的生产厂家呢?笔者以为,这主要是由于其生产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政策鼓励下的隐性市场一直没有出现,才导致了生产厂家纷涌和产能过剩,竞争日趋激烈,当然,其技术与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但值得欣慰的是,一小部分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工艺及装备,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其厢体技术与质量、整车性能及环保指标等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的生产集中度也达到了1/2以上,成为我国行业的优势企业。
本文试图对国内及国外较具代表性的冷藏车保温车的厢体制作技术及隔热材料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和对比,供读者参考。
国内外厢体制作技术状况
冷藏车是指装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又装备有制冷装置,用于冷藏运输的专用汽车;保温车是指装有隔热结构的车厢,用于短途保温运输的专用汽车。隔热车厢是冷藏车、保温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车厢,它既具备普通厢式汽车车厢的共性,又具备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冷藏车保温车的厢体制作技术主要有:(1)分片拼装的“三明治”板粘接式;(2)分片拼装的注入发泡式;(3)整体骨架注入发泡式。国内较大的冷藏车保温车生产企业目前都采用分片拼装的“三明治”板粘接式,如济南中集考格尔、郑州红宇、河南冰熊、镇江飞驰等1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冷藏车保温车品种多、批量大、质量可靠,代表了我国冷藏车保温车发展的技术水平,占据着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采用整体骨架注入发泡式制作厢体的厂家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条件比较简陋,产量也有限,产品保温性能不高,但它们机动灵活,可生产各种非标车辆厢体。这类厂家目前为数较多,在国内冷藏车保温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冷藏车保温车制造商已完全采用板块拼装结构,其拼装方式有多种,如型材连接式、螺栓连接式、粘接式等。例如英国RVL公司,每年生产冷藏保温车约1 500辆。其厢体结构为“三明治”板预制粘接式,隔热材料为美国陶氏(Dow)公司生产的挤塑聚苯乙烯,内外蒙皮采用金属板材或玻璃钢板材,粘接剂为法国易发公司生产的聚氨酯胶液。厢体由铝型材粘接而成,没有铆钉,因此是一个封闭的整体,没有渗漏缝隙,防雨效果好。
再如,意大利SARQUELLA公司生产冷藏保温车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厢体制作采用“三明治”板预制粘接式。内外蒙皮为玻璃钢,用树脂做粘接剂。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做隔热材料,每块宽度一般为400~600 mm,每2块隔板中间糊一层玻璃纤维,既起隔热板之间的粘接作用,又起增加强度作用,相当于一道加强筋,使板块强度得到提高,能够承受制冷机组的压力和厢体内货物的冲击力。
目前较为先进的冷藏车保温车厢体的各板块之间均采用结构胶粘接,外包铝型材,并用螺栓辅助连接。后门为双扇,每扇可开启270°;密封条粘接到门上,可避免产生缝隙,提高保温性能。后门框及后门五金件都采用不锈钢材料,美观大方;上下护板都用铝型材,用胶粘接到厢体上。
厢体制作技术及隔热材料发展趋势
厢体结构将不断向新型结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不但是使用性能好、耐用、易维修,而且还要美观、大方;因此,冷藏车保温车应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如厢体的外蒙皮及内壁采用玻璃钢或铝型材、地板采用不锈钢、后门五金件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件、门铰链采用暗装结构等都是近几年国内外流行的做法。
隔热层材料应不断向提高隔热性能的方向发展。车厢的隔热性能越好,冷藏车保温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越佳。聚氨酯泡沫和挤塑聚苯乙烯都是目前耐低温和隔热性能较好的隔热材料,采用浇注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或粘接挤塑聚苯乙烯板作车厢的隔热材料,具有隔热层不易老化、骨架简单、车厢有效容积较高和自质量较轻等优点。